海洋酸化对蓝藻可能同样有害
海洋酸化可能让许多海洋生物面临威胁,而固氮蓝藻一度被认为例外。但最新一期美国《Science》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固氮蓝藻可能同样是“受害者”。
海洋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海洋浮游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碳,其中一部分有机碳最终被埋藏在深海。如果没有海洋的固碳作用,那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会升高一半。
浮游植物生长需要包括氮在内的营养盐,而固氮蓝藻是把氮引入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源头。蓝藻,也称蓝细菌,是地球上发现的最古老浮游植物。一些蓝藻能把空气里的氮气直接转换为氨,被称作固氮蓝藻。蓝藻固氮能力下降,就会导致海洋浮游植物的整体生长受抑制,进而造成海洋的固碳作用削弱。
束毛藻是蓝藻的一种,据估计束毛藻可贡献高达一半的海洋固氮作用。此前,多个研究认为海洋酸化会促进束毛藻的生长与固氮作用,这也成为学术界的主流看法。但负责这一最新研究的厦门大学教授史大林告诉新华社记者,他们的工作显示,海洋酸化可能不像此前认为的那样促进蓝藻固氮,反而起到反作用,这对抑制全球变暖而言是“一个坏消息”,造成“假象”的原因可能与培养束毛藻所使用的人工海水有关。
史大林介绍说,人工海水由各种营养盐配置而成,此前在实验室里观察到海洋酸化对束毛藻的正效应,可能是因为金属(例如铜)和氨污染的毒性在酸化情况下减弱而造成的,“是一个假象”。当他们在研究中精确控制人工海水中的氨和痕量金属两种污染,结果证实海洋酸化对束毛藻的固氮作用起到的是负效应。
现实世界里,束毛藻主要生长在寡营养的海水环境里,它的生长虽然不受氮含量的限制,但经常受铁和磷含量的限制。研究人员还在南海北部3个站位采集束毛藻进行研究,这里的海水铁浓度较低,结果跟他们在实验室看到的情况相吻合。
史大林说,海洋酸化包括两个变量,一是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二是pH值下降。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束毛藻确实有好消息,即令其体内浓缩二氧化碳的能量需求降低,但问题在于pH值下降有一个负效应,且比正效应要大,所以净效应为负。他说,这项工作为“之前有矛盾的结果提供了一个科学解释”。
原文:The complex effects of ocean acidification on the prominent N2-fixing cyanobacterium Trichodesmium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7/04/26/science.aal2981
↓更多精彩内容,请戳“阅读原文"